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约38年才完成,规模宏大,占地约56平方公里。陵墓主体为一座高大的覆斗形土冢,周围环绕着多条陪葬坑和墓道。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兵马俑坑,它们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坑共有三个主要的发掘区域,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长230米,宽62米,总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内有数千个陶制兵马俑,包括士兵、战马、战车等,栩栩如生,形态各异。这些兵马俑按照真实的军阵排列,展现了秦朝军队的编制和作战方式。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极为精湛,每个陶俑都有不同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和姿态,反映了当时工匠的高超技艺。陶俑原本都涂有鲜艳的彩绘,但由于时间久远和氧化作用,大部分颜色已经脱落,仅存部分残迹。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的发现,不仅为中国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瑰宝。
如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着数百万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两千多年前的帝国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