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它是一个典型的断陷湖,周围群山环绕,湖水清澈,景色秀丽。自古以来,西湖就以其“人间天堂”的美誉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前来游览、题诗、建亭、修庙。
在唐代,西湖开始受到重视,诗人白居易曾担任杭州刺史,并主持疏浚西湖,修建堤坝,改善了西湖的水利条件。宋代是西湖发展的黄金时期,苏轼(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期间,主持了大规模的西湖治理工程,并写下《饮湖上初晴后雨》等著名诗篇,使西湖名声大振。
南宋时期,杭州成为都城,西湖成为皇家园林和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形成了“十景”雏形。元明清各代,西湖不断得到修缮和扩建,许多寺庙、楼阁、园林相继建成,进一步丰富了西湖的文化内涵。
近代以来,西湖经历了多次保护与整治,特别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杭州市政府对西湖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使西湖恢复了昔日的美丽风貌,并于201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西湖不仅是杭州的重要地标,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