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家滩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长江流域早期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玉器,这些玉器工艺精湛,造型独特,包括玉璧、玉琮、玉钺、玉龟、玉人等,显示出当时高度发达的制玉技术和社会组织能力。特别是玉器上的刻画符号,被认为是早期文字的雏形,对研究中国文字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型祭祀遗迹和墓葬群,表明凌家滩可能是一个重要的宗教或政治中心。墓葬中随葬品的丰富程度差异明显,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出现等级分化,可能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社会分工和权力结构。
凌家滩遗址的考古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史前文化的内涵,也为探索中华文明的多元起源提供了重要依据。2013年,凌家滩遗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标志着其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凌家滩遗址已成为重要的考古研究基地和文化旅游景点,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感受远古文明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