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善寺在唐代达到了鼎盛时期,尤其是作为密宗祖庭,对佛教密宗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当时,印度高僧善无畏、金刚智、不空等曾在此主持译经,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这些高僧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梵文佛经,还培养了大批弟子,使密宗在中国广泛传播。
大兴善寺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佛教寺庙的特点,主体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布局严谨,庄严肃穆。寺内保存有大量珍贵的文物和古迹,如唐代的佛像、碑刻、经卷等,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如今,大兴善寺不仅是宗教活动场所,也是重要的文化遗址。近年来,随着佛教文化的复兴,大兴善寺逐渐恢复了其原有的宗教功能,并成为国内外佛教信徒朝拜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同时,它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国古代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