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塔最初建于公元975年,由吴越国国王钱俶为供奉佛螺髻发舍利而建。原塔为七层楼阁式塔,因战火多次损毁,至明代末年仅存砖构塔身,清末因雷击引发火灾,塔顶坍塌,仅剩一座残塔基座。1924年,雷峰塔最终倒塌,成为废墟。直到2002年,政府在原址上重建了新的雷峰塔,采用钢架铜瓦结构,既保留了古代风格,又增强了抗震能力。
雷峰塔不仅是一座宗教建筑,更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一。其外观恢弘壮丽,飞檐翘角,金碧辉煌,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精致与典雅。登上塔顶,可以俯瞰西湖全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尤其是在夕阳西下时,塔影映照湖面,形成“雷峰夕照”的绝美景象。
雷峰塔的故事也深深影响了中国文化。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被法海镇压在雷峰塔下,象征着爱情与命运的抗争,也成为无数文学、戏剧、影视作品的灵感来源。尽管这个故事带有神话色彩,但它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如今,雷峰塔不仅是杭州的重要旅游景点,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着人们的记忆与情感,继续在西湖畔静静伫立,诉说着千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