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这一名称来源于其独特的地貌特征。在遗址所在地,有三个呈东西方向排列的土堆,这三个土堆形状类似小山丘,远远望去,像三颗星星一样分布在地面上,因此被当地居民称为“三星堆”。
这些土堆并非自然形成,而是古代人类活动留下的遗迹。据考古研究发现,这些土堆可能是古蜀国时期人们修建的祭祀台或建筑基址。它们的存在为后来的考古发掘提供了重要线索。
1929年,四川农民燕道诚在自家田地里发现了一些玉器,这成为三星堆遗址被发现的开端。但真正引起广泛关注是在1986年,当时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青铜器、金器、玉器等珍贵文物,震惊了整个考古界。
三星堆的发现不仅改写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也揭示了一个神秘而辉煌的古蜀文化。它的青铜面具、神树、太阳轮等文物,展现出与中原文明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和宗教信仰。
因此,“三星堆”这个名称既是对地理特征的描述,也承载着一段古老文明的记忆。它不仅是地理上的“三星堆”,更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