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最初建于公元760年,杜甫在此居住了近四年,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如《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如今的杜甫草堂已发展成为一座集历史、文化、园林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景区内保留有杜甫当年居住的茅屋遗址,并建有诗史堂、工部祠、茅屋故居、大雅堂等建筑,展示了杜甫的生平事迹及其文学成就。此外,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环境幽静,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意境。
杜甫草堂不仅是研究杜甫诗歌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历史的重要窗口。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成为成都乃至全国极具影响力的诗词文化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