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是东周的前期,这一时期周王室逐渐衰弱,诸侯国势力强大,形成了“礼崩乐坏”的局面。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著名的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等,他们通过改革和战争逐步壮大自己的势力,成为一时之雄。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东周的后期,这一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更加频繁,最终形成了七个强大的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史称“战国七雄”。秦国在商鞅变法后迅速崛起,最终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结束了东周的历史。
东周时期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思想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诸子百家如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纷纷涌现,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此外,东周时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等工艺品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总的来说,东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见证了中国从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变,也为后来的秦汉统一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