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益州成为蜀汉政权的核心地区。刘备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夺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定都成都。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强调了益州的战略地位。此后,益州成为蜀汉的经济和军事中心,也是三国时期重要的政治与文化中心之一。
唐代时,益州成为剑南道的治所,后改为剑南西川节度使,管辖范围扩大,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成都作为益州的中心,被誉为“天府之国”,农业发达,手工业繁荣,成为当时的重要城市。
宋代以后,益州逐渐被“四川”这一名称取代,但“益州”一词仍然在文学和历史记载中频繁出现,成为四川地区的代称。许多文人墨客如杜甫、苏轼等都曾在益州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反映了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益州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区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