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陵始建于11世纪初,历经西夏王朝的兴衰,直至13世纪蒙古帝国灭西夏时被毁。陵园占地约50平方公里,现存9座帝陵和200余座陪葬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每座帝陵均呈覆斗形,由陵台、神道、碑亭、月城、献殿、陵冢等部分组成,体现了中原建筑风格与西夏民族特色的结合。
陵区内还保留有大量石刻文物,包括碑刻、雕像、壁画等,内容涉及西夏文字、佛教艺术、宫廷生活等多个方面,为研究西夏历史、语言、宗教和艺术提供了珍贵资料。其中,西夏文碑刻尤为珍贵,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西夏文碑刻之一。
西夏陵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1988年,西夏陵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西夏陵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成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候选地。
如今,西夏陵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和学术研究基地,吸引着众多历史爱好者和专家学者前来探访。它不仅承载着西夏王朝的历史记忆,也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