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最初由高僧昙隆创建,后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在隋唐时期,栖霞寺成为江南地区的重要佛教中心,吸引了众多高僧前来修行和讲经。唐代时,寺内曾建有千佛岩,雕刻精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奇观”。然而,由于战乱,寺院屡遭破坏,至明清时期逐渐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对栖霞寺进行了大规模修复,并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栖霞寺建筑群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钟鼓楼等,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寺内还保存有大量珍贵的佛教文物和碑刻,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历史价值。
栖霞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也是一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胜地。每年秋季,栖霞山红叶漫山遍野,吸引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被誉为“金陵第一景”。此外,栖霞寺还是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常有国内外僧人前来参访学习。
总之,栖霞寺作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宗教精神,是了解中国佛教发展史和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