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墟的发现始于20世纪初,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对殷墟进行系统发掘,从此揭开了这个古老都城的神秘面纱。这里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甲骨文、玉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为研究中国古代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殷墟博物馆内收藏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是甲骨文。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是目前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体系,对于研究汉字起源和商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博物馆还展出了大量的青铜器,如司母戊鼎、亚醜钺等,这些器物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冶炼技术和宗教文化。
除了文物展览,殷墟博物馆还通过多媒体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向观众生动再现了商代的社会生活、祭祀活动和王室制度。游客可以在这里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006年,殷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殷墟博物馆作为殷墟遗址的核心展示平台,承担着保护、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