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建造始于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初,历时约38年才完成。据史书记载,秦始皇为了在死后仍能拥有强大的军队,命令工匠们用陶土制作了数千个与真人大小相仿的士兵和战马,组成一支庞大的地下军队,以保卫他死后世界的安宁。
1974年,当地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兵马俑的陶俑碎片,随后经过考古发掘,这一惊人的遗迹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目前,已发掘出的兵马俑坑包括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2,000多平方米,内有数千个陶俑,包括士兵、军官、战马等,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非常精湛,每个陶俑都具有独特的面部特征、发型、服饰和姿态,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组织水平。这些陶俑不仅反映了秦代军队的编制和装备,也展示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文化风貌。
兵马俑的发现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军事、艺术和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也成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如今,兵马俑博物馆已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