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整体布局严谨,分为内坛和外坛,总面积约273公顷。其中,祈年殿是天坛的核心建筑,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原名“大祀殿”,后改称“祈年殿”。它采用圆形设计,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屋顶为鎏金宝顶,四周有28根巨柱,代表二十八星宿。
除了祈年殿,天坛还有圜丘坛、皇穹宇等重要建筑。圜丘坛是皇帝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地方,其地面铺设的艾叶青石板按照九的倍数排列,寓意“天数”。“皇穹宇”则是存放祭天神牌的地方,其回音壁利用声学原理,可使声音在墙壁间清晰传递。
天坛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与宇宙的深刻理解,以及皇帝“奉天承运”的政治理念。
如今,天坛作为重要的旅游景点,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同时也承担着文化教育和历史研究的重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