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院的前身是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2015年正式更名为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并被列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其建筑风格融合了关中传统民居特色,整体布局仿照关中四合院的形式,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氛围。
博物院内设多个展厅,分别陈列着关中地区各类民俗文物,如农具、服饰、家具、婚嫁用品、节庆器具等。同时,还展出了大量的民间艺术品,包括皮影、剪纸、泥塑、刺绣、社火面具等,充分展现了关中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
除了实物展品,博物院还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定期举办各类民俗活动和展览,如传统节日庆典、民间技艺表演、手工艺体验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
作为关中地区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不仅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关中民俗文化的内涵,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发挥了积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