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原为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他在“靖难之役”中推翻了侄子建文帝,夺取皇位后,决定迁都北平,并在此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宫,以彰显皇权和国家的强盛。他命人按照《周礼·考工记》中的理想都城规划进行设计,将皇宫建在紫禁城内,象征着天子居于天界之中,故称“紫禁城”。
故宫的名字“紫禁城”来源于古代星象学,“紫微垣”被认为是天帝居住的地方,而“禁”则表示皇权至高无上,普通人不得随意进入。因此,“紫禁城”寓意皇帝是天子,居住的地方神圣不可侵犯。
故宫占地约72万平方米,拥有9800多间房屋,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其建筑布局严谨,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主,用于举行重大典礼;内廷以乾清宫、坤宁宫、御花园等为核心,是皇帝和后妃的生活区域。
历经六百年风雨,故宫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如今作为故宫博物院,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化的辉煌与深厚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