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宅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历经多次扩建与修缮,形成了如今占地约五万平方米的庞大建筑群。整个建筑群以“九进九出”为布局特色,采用传统的院落式结构,主次分明,错落有致,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空间层次感和等级秩序。
卢宅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北方官式建筑的庄重与南方民居的灵巧,其木雕、砖雕、石雕工艺精湛,题材丰富,既有传统吉祥图案,也有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门楼、照壁、厅堂等部位的装饰,更是精美绝伦,被誉为“江南雕刻艺术的瑰宝”。
除了建筑本身的价值,卢宅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它是卢氏家族世代居住的地方,反映了当时士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地位。通过建筑布局、家具陈设、匾额楹联等细节,可以窥见古代士族家庭的礼仪制度、教育理念和生活情趣。
2001年,卢宅古建筑群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发展,卢宅也逐渐成为游客了解江南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
总之,卢宅古建筑群不仅是一座建筑遗产,更是一部凝固的历史书,它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也展示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