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赛里木湖的形成与地质历史有关。它是一个典型的构造湖,形成于约2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由于湖水的盐度较高,不适合大多数淡水鱼类生存。虽然湖水是淡水,但由于周围地层中含有较多的矿物质,导致湖水的矿化程度较高,这对鱼类的生存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其次,赛里木湖的生态系统较为特殊。湖水温度较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暂,这种气候条件不利于鱼类的繁殖和生长。此外,湖中缺乏足够的食物来源,使得鱼类难以在其中长期生存。
另外,历史上人类活动也对赛里木湖的生态产生了一定影响。早期的过度捕捞和污染曾对湖中的生物造成破坏,虽然近年来加强了保护措施,但生态恢复仍需时间。
不过,近年来通过人工放养,赛里木湖已经成功引入了一些耐寒、耐盐的鱼类品种,如高白鲑和哲罗鲑等,这些鱼类适应了湖中的环境,逐渐在湖中繁衍生息,为赛里木湖的生态带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赛里木湖之所以曾经被认为“没有鱼”,主要是由于其特殊的地理、气候和水质条件,以及历史上的人类活动影响。随着生态保护和科学管理的加强,如今湖中已有部分鱼类生存,赛里木湖正逐步恢复其生态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