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中国的行政区划体系中,地级市一般下辖若干区、县和县级市。而“不设区县”的地级市实际上并不存在,因为按照现行的行政区划制度,地级市必须设立区、县或县级市作为其下辖单位。
不过,有一些地级市的辖区或县的数量非常少,甚至只有一个区或一个县,这种情况可能被误认为是“不设区县”。例如:
– **海南省三沙市**:三沙市是中国最南端的地级市,下辖西沙区、南沙区和中沙群岛办事处,虽然有区,但实际管辖范围较大,且人口稀少。
–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虽然不是地级市,但其行政级别与地级市相当,下辖多个县级市和县,但部分区域仍为林区,行政管理较为特殊。
此外,还有一些地级市的辖区或县数量较少,如:
– **广东省东莞市**:东莞市是广东省下辖的地级市,直接管辖28个镇和4个街道,没有区和县,因此在行政结构上不同于传统的地级市。这种模式被称为“直筒子”结构,即地级市直接管辖镇和街道,而不设区和县。
同样,**中山市**也是广东省的一个地级市,直接管辖多个镇和街道,不设区和县。
总结来说,中国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不设区县”的地级市,但一些地级市在行政区划结构上采用“直管镇街”的方式,省去了区和县的层级,这在一定程度上接近“不设区县”的概念。这类城市主要集中在广东省,如东莞、中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