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号坑是最早被发现的坑,也是最大的一个,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达14260平方米。坑内出土了数千件陶俑和陶马,排列整齐,气势恢宏。这些陶俑按照兵种分为将军、士兵、骑兵、车兵等,每个陶俑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都各不相同,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组织能力。一号坑中还发现了大量兵器,如青铜剑、矛、弩机等,反映了秦军强大的战斗力。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的北侧,面积约为5200平方米,是三个坑中规模较小的一个,但结构更为复杂。二号坑由多个独立的区域组成,包括步兵、骑兵和车兵的混合部队,显示出秦军在作战时的灵活编排。由于二号坑尚未完全发掘,目前只清理出部分区域,但仍能见到许多精美的陶俑和兵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三号坑是最小的一个,面积约520平方米,形状为凹字形,被认为是秦军指挥所的象征。坑内出土的陶俑数量较少,但其中有一尊身穿铠甲、手持长剑的将军俑,被认为是整个兵马俑军队的统帅。三号坑的布局和结构表明它可能是秦军指挥部所在,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三个坑的发现不仅为研究秦代军事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也展示了秦代高度发达的工艺水平和艺术成就。兵马俑的发现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军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