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历时约38年建成,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最复杂的帝王陵墓之一。据史书记载,陵墓内部设有宫殿、珍宝和各种机关,以确保秦始皇在死后仍能享受生前的奢华生活。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尚未进行大规模发掘,但已知其地宫深埋地下,周围有高大的封土堆。
兵马俑坑于1974年被当地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随后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已发现三个主要的兵马俑坑,其中一号坑规模最大,呈长方形,内有数千个陶制士兵和战马,排列整齐,栩栩如生。这些兵马俑按照真实军阵排列,包括将军、士兵、战马、战车等,展现了秦代军队的强大与严密的组织结构。
每个兵马俑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都各不相同,体现了极高的艺术造诣和工艺水平。他们原本身上还绘有鲜艳的颜色,但由于时间久远和氧化作用,大部分颜色已经褪去。兵马俑的制作采用了模塑结合的方法,先用陶土制成基本形状,再精细雕刻细节,显示了秦代高超的陶艺技术。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象征,也是研究秦代历史、军事、艺术和文化的宝贵资料。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球瞩目的文化瑰宝。
如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已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感受中华文明的辉煌与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