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初,历时约38年才完成。据史书记载,修建这座陵墓动用了70多万名工匠和劳工,规模宏大,结构复杂。陵墓主体呈覆斗形,高约76米,底边周长近千米,是中国古代最大的帝陵之一。
秦始皇陵最著名的是其陪葬坑——兵马俑坑。1974年,当地农民在打井时意外发现了陶俑残片,随后考古学家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土了数千件陶俑、陶马和战车,组成了一支规模庞大的地下军队。这些兵马俑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制度,被誉为“世界奇迹”。
除了兵马俑,秦始皇陵周围还有大量陪葬墓、铜车马坑、文物库等遗迹。其中,铜车马是目前发现的最为精美的青铜器之一,展示了秦代精湛的铸造工艺。
秦始皇陵不仅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也反映了秦朝统一六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尽管陵墓内部尚未完全发掘,但已发现的遗迹已足以证明其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如今,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已成为全球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