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发现是在1974年,由当地农民打井时偶然发现。随后,考古工作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大规模发掘,陆续发现了多个兵马俑坑,其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为一号坑。目前,已发掘出的兵马俑数量超过8000件,包括士兵、战马、战车等,每个陶俑的造型各异,表情生动,展现了秦代高超的制陶工艺和军事组织能力。
兵马俑的制作采用了模塑结合的方法,先用陶土制成基本形状,再通过手工细致雕刻面部、发型、服饰等细节。陶俑的色彩原本是鲜艳的,但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氧化后大多褪色,只剩下灰褐色的陶土本色。
兵马俑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秦代军事、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它反映了秦朝强大的国力和统一六国后的军事制度,同时也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如今,兵马俑博物馆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