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在历史上曾多次更名,先后被称为“高昌城”、“高昌国”、“西州”等。它地处交通要道,连接中原与中亚、西亚,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高昌的居民以汉族、维吾尔族、回鹘人等多民族为主,语言上使用汉语和突厥语,宗教信仰多样,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并存。
高昌国在公元460年至640年间达到鼎盛时期,成为西域强国之一。其统治者多为汉人或汉化贵族,采用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并与唐朝保持密切关系。唐太宗时期,高昌归附唐朝,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部分,后因叛乱被唐朝平定,最终被纳入中央政权管辖。
高昌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现存有著名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等历史遗迹。这些遗址中保存了大量的壁画、雕塑、文书和建筑遗存,反映了高昌地区多元文化的交融与繁荣。
高昌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研究中国古代边疆史、民族融合史和宗教传播史的重要窗口。如今,高昌遗址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吸引着众多学者和游客前来探访,感受这片古老土地上的历史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