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全书共十二卷,内容丰富,涵盖广泛。其体例仿效《汉书》,但更注重地方特色,分为《巴志》《蜀志》《汉中志》《南中志》《大同志》《邛嶲志》等部分,分别记述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名人传记等。书中不仅记录了大量历史事件,还保存了许多古代文献中未见的史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常璩在撰写《华阳国志》时,参考了大量前代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力求真实客观地反映西南地区的社会状况。他特别重视对当地民族、语言、习俗的记载,为后世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文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华阳国志》不仅是一部地方志,也是一部历史地理学著作。它对于了解古代中国的边疆治理、民族关系、文化交流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同时,其文笔优美,叙事详实,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今天,《华阳国志》被广泛用于历史、地理、民族研究等领域,成为研究中国古代西南地区不可或缺的重要典籍。它的存在,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地方志体系,也为后人了解古代中国多民族融合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