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陵兵马俑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即秦始皇即位之初,历时约38年才完成。整个陵墓工程包括地宫、陪葬坑、城墙、道路等,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其中,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74年被当地农民打井时意外发现。
目前,已发掘出三个主要的兵马俑坑,分别编号为一号坑、二号坑和三号坑。其中,一号坑是最大的一个,面积达14,260平方米,内有数千个陶俑和陶马,排列整齐,气势恢宏。这些兵马俑按照真实军队的编制进行排列,包括将军、士兵、战马、战车等,每个陶俑的面部表情、发型、服饰都各不相同,展现了秦代高超的雕塑艺术和军事制度。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极为精细,采用模制与手工相结合的方式,陶俑表面还涂有鲜艳的彩绘,但由于出土后氧化,大部分颜色已经褪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恢复和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秦始皇陵兵马俑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世人展示了秦朝强大的国力和精湛的艺术成就,同时也反映了古代中国对死后世界的信仰和对永恒的追求。如今,秦始皇陵兵马俑已成为全球游客争相参观的文化旅游胜地,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