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刘公岛得名于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叫刘公的渔民,他在此岛上居住并救助遇难的渔民,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善行,便将此岛命名为“刘公岛”。不过,这一说法并无确切的历史记载,更多是民间传说。
刘公岛在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军事要地。1888年,清朝政府在此建立了北洋水师提督衙门,并修建了炮台、军械库等军事设施,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在此与日本海军展开激烈战斗,最终失败,导致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如今,刘公岛已被开发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岛上保存有大量历史遗迹,如北洋水师提督衙门、龙王庙、日俄监狱旧址等,是了解中国近代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同时,刘公岛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